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中国读者接触狄更斯,始于20世纪初林纾的翻译。但当时,《双城记》并没有被译介。民国时期,陆续有了一些关于《双城记》的评论,这大多散见于狄更斯的传记及一些介绍性的文章里,如莫洛亚著的《狄更斯的生平及其作品》、林海的《狄更斯的写作技巧》、梅林格著的《狄更斯论》、伊娃雪娃著的《关于狄更斯作品的评价问题》。这些文章大都出自3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关于《双城记》的评论尚不够集中和深入,主要仅限于翻译和介绍国外的资料,独立的研究还未展开。
本论文将通过分析卡顿的短暂却令人惋惜和感动的一生,来探讨他人生的悲剧。它包括三部分,也是悲剧体现的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卡顿爱情的悲剧,深爱的人却爱着别人,而自己那看似卑微的爱,却不愿意为自己争取幸福。再次是只愿做狮子背后的豺狼,也没有伯乐去发现他的才华,这又体现了卡顿工作上的悲剧。最后是卡顿的人生悲剧,一个外表看起来懒惰的经常酗酒的被人忽略被人轻视的律师助理,愿意为了爱,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美丽的悲剧。通过卡顿的悲剧来宣扬人道主义,褒扬和歌颂人道主义的精髓——博爱。博爱是狄更斯的自身追求,也是《双城记》的核心思想。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英国本土和西方的不少评论家认为这部作品在狄更斯的全部创作中地位不高,认为《双城记》的写作风格是灰暗的。因此许多读者都不愿意在狄更斯的正宗里给他一席之地,这是作者所有小说中最缺乏狄更斯风格的一部了。然而,由于文化观念的差异、接受语境的不同,自从20世纪上半叶《双城记》译介到中国以来,它却一直被中国文艺评论家和广大读者当成狄更斯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而备受推崇。对于中国人来说,“革命”和“现代化”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思想聚焦点,无论是出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革命启蒙教育与革命合理性宣传,还是出于中国先哲庄子所谓“克和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的文化传统熏染,《双城记》里所反映的“压迫与反抗”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人类内心深处“心理能量的淤积与宣泄”规律都深深感染和吸引了中国读者,小说所阐明的道理无疑是一条跨越东西方文化与心理界限的社会通则。虽然国内外对《双城记》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狄更斯的重要地位却从未动摇过。
在季羡林先生主编,宋兆霖先生翻译的《双城记》中,编者写道:“《双城记》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杰作之一,是英国文豪狄更斯作品中最曲折惊险,最惊心动魄的小说之一。”以张玲为代表的部分中国学者认为:“不论从思想深度还是艺术技巧来看《双城记》,都应说是代表了狄更斯创作艺术高峰的杰作之一,不愧列入世界文学名著之林,与世界第一流的长篇小说媲美。”
国内对西德尼·卡顿的研究主要从狄更斯的人道主义角度来刻画的。西德尼·卡顿是最能体现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的人物。所谓人道主义,就是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法国大革命时期又把人道主义的内涵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和博爱。人道主义在革命时期起着反对不平等的制度的积极作用。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本篇论文主要应用文献研究法和和定性分析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
四、研究工作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1、完成文献检索,确定论文题目
2、指导老师下达任务书
3、学生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4、提交论文初稿
5、完成论文修改,提交论文纸质文档一式三份
五、主要参考文献
[1]贺润东,卡顿的救赎——《双城记》中博爱精神的体现[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2]王海孟,《双城记》中卡顿人物浅析[J],西部皮革,2016(02)
[3]凌争,表里不一的自知悲才——探究《双城记》人物之西德尼·卡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06)
[4](英)狄更斯,孙法理(译),双城记[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5]丛钊,迷惘、信仰、救赎、永生-《双城记》中卡顿人物形象探究[J],芒种:下半月,2016(09)
[6]关文义,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论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物塑造[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 28 (7) :45-46
[7]傅守祥,时代的良知与上帝的真理——试论《双城记》浪漫现实主义的仁爱精神[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2004(03)
[8]马莹,谈《双城记》中人物的象征意义[J],文学界
[9]郭先英,《双城记》的人道主义评价[J],作家杂志,2009(4):82
[10]Dickens, Charles, A tale of two cities[M],Nanjing: Yilin Press,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