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ubmerging Images in Margaret Atwood’s Novels: A Myth-archetypal Analysis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比较、选型分析等)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蜚声文坛的加拿大作家,她的小说受到各种解读,解读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从女性主义角度入手,分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或者阿特伍德的女性观;从生态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阿特伍德的生态环保思想;从文化、民族主义的角度阐释文本;从艺术手法着手,分析小说的互文性、戏仿、不可靠叙事。
纵观阿特伍德的小说,淹没意象反复出现,《浮现》、《盲刺客》、《神谕夫人》中尤其集中。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很少,本文试图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其三部小说中的淹没意象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其背后的深刻含义。
神话原型批评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批评流派,在批评史上十分重要。这种批评力图找寻发现文学作品中不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以及人物类型,找到它们背后隐藏的基本形式,尤其是神话原型,并运用这些原型分析、阐释以及评价作品。水的意象在西方有着特殊的含义,《圣经•创世纪》中的洪水湮灭了人类世界但同时诺亚及其家人与一行动物活了下来,水在西方代表着惩罚、毁灭、死亡与创造。《圣经》中洗礼者约翰的故事使水又具有了净化与再生的意义。淹没既可以代表死亡与毁灭,也可以代表生命与净化。
本文认为,阿特伍德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淹没意象,体现了女性、民族和生态多重含义。阿特伍德笔下的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丧失自我、缺乏主体意识,淹没这一意象代表了她们认识自我、重生的过程。加拿大的边缘地位与女性的地位有相似性,淹没代表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身份的重构。人类发展工业,破坏生态环境,淹没可以指自然的惩罚。
2、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课题任务:
1)仔细阅读文本,找出淹没意象
2)结合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探索淹没意象的多重含义
重点研究内容:
本文以阿特伍德三部小说《浮现》、《盲刺客》、《神谕夫人》为研究对象。这三本小说淹没意象集中,且女性、民族和生态方面的意义阐释更具有代表性。
论文在对文本的仔细阅读的基础上,以反复出现的淹没意象为切入点,结合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探究淹没意象背后女性、民族和生态的多重含义。
论文分为4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力图阐释神话原型理论,在此基础上探究淹没意象的原型及其含义。
第二个部分着重分析三部小说中淹没意象中体现出的女性认识与回归自我的过程,淹没意象代表女性的死亡与重生。她们在男权社会中的压迫使她们通过溺水逃避现实,但是在这过程中她们获得精神上的重生。
第三个部分分析淹没意象体现出的加拿大民族意识与民族身份的重生与重构。
第四个部分分析淹没意象的生态含义。人类肆意破换环境,淹没意象可以代表自然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