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MAL'S PEOPLE-人性湮灭中的闪光_开题报告
文档分类: 免费论文 编辑:英语论文网 上传时间:2019-04-19

Animal’s People–A Hymn to Love in the Struggle of Humanity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比较、选型分析等)

2007年英国印度裔作家因德拉•辛哈低调推出的《人们都叫我动物》深受评论界的青睐,入围曼•布克奖,并获得2008年“英联邦作家奖”的区域奖。小说经由一个天赋异禀、心性坚定的十九岁幸存者的口述展开。主人公“动物”是毒气泄漏事件的受害者。因为别人都忘记了他到底叫什么,因为他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直立行走,“动物”便成为这个曾受康帕尼化工厂毒气伤害的19岁少年的形象姓名。研究这个的目的在于通过殖民者人性的湮灭与遭受压迫苦难的受害者心中仍存的人性的对比,使得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爱的赞美,对人性的赞扬,对人权的呼唤,对鼓励读者看书时应持有多重和全面的视角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国外对《人们都叫我动物》这部作品的研究集中在分析作品独特的叙事手段;还有的研究用后殖民主义来分析全球化的背景加剧了落后贫困的南方国家的边缘化。例如,安德鲁•莫尔斯泰特(Andrew Mahlstedt)在题为 “Animal’s Eyes: Spectacular Invisibility and the Terms of Recognition in Indra Sinha’s Animal’s People” (2013)的文章中主要从叙事方式和全球化背景下南方国家的发展状况两方面分析《人们都叫我动物》,探讨这部作品是如何体现边缘化南方国家贫苦人民人权的丧失以及“动物”逐渐对自己产生了新的认知。文章指出“动物”和考夫波尔人民被印度政府和美国公司无视,他们被剥夺了人权,没有人对他们负责。这种现象在第三世界国家很常见,生活在落后南方国家的人民经常受忽视,没有存在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动物”和他的同胞们代表了全球化条件下南方国家的边缘化。文章还从奇观的角度解读叙述者“动物”和他的同胞所代表的“不可见性”层面,概括论述全球化背景下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受忽视的“隐形”问题。国内几年来陆续有学者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张雅兰教授的文章“毒乡生存:论辛哈的《据说,我曾经是人类》中的毒物、暴力、与跨物质伦理”探讨了生存在毒乡中的人民,其身体与所处环境所遭受的暴力对待以及探讨毒乡的人民该如何自处与自保才能捍卫其基本生活权利。虽然学者的分析作品的方法论各异,角度各有不同,但这些评论者都企图探讨或描述贫穷的南方过度的人民如何受到跨国公司的残害。将学者们对《人们都叫我动物》这部作品的探索结合起来,有助于更深刻理解作品,从而进一步通过作品分析作者对环境正义以及对人性的看法。本次研究从两方面着手,探讨生活在毒乡的人民被丧失人性的统治者剥夺人权以及人民对人权的捍卫和争取。从这两方面分析对比统治者人性的丧失和毒乡人民人性的闪光点,更好地突出作者辛哈对人性人权的赞美与呼唤。

2、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课题任务:

1)分析小说中人性丧失与闪光的体现

2)分析小说主人公对自身认知的改变

3)进一步研究作品的主题

重点研究内容:

这部作品是以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原型的: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1984年12月3日凌晨,美国联合碳化公司设在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郊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严重的毒气泄漏事故。设在贫民区附近的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作品以独特的叙述方式来展开,在印度考夫波尔城,一名十九岁的男孩用印地语讲述了这个故事,并录在磁带上。男孩讲述了生活在考夫波尔城人民的悲惨生活,但是又让读者感受到绝望尽头的希望,以及爱于善意在最贫穷与毒害最深区域所能发挥的力量。

1)分析人性的湮灭的体现

悲剧发生后,始作俑者康帕尼公司一再逃避责任,主要负责人逍遥法外,所赔付的款项连伤者基本的就医需求都无法满足。该公司更拒绝承担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时至今日,博帕尔居民依然没有获得应有的赔偿,创伤难平。事故发生的“那个夜晚”给每个考夫波尔人的身体和心灵都烙上了专属的印记,无法磨灭,更难以触碰。小说每个人的经历组成了其中哀凄的音符:“动物”的脊梁难以恢复;曾被称为“考夫波尔之声”的著名音乐家索姆拉吉再也不能唱歌;他的女儿尼莎永远地失去母亲;四十多年前到考夫波尔城传播神谕,援助穷人的法国修女玛•弗兰西失去了部分语言功能。故事中还有众多不知名的苦难者:乳汁有毒的母亲,被癌症夺去生命的妇女,千千万万经常昏厥、痉挛、咯血、视力模糊、呼吸困难的人,心灵的伤痕就更加深不见底。玛•弗兰西的疯狂和失语正是灾难给人心灵的一记重拳,语言此刻已无力表达痛楚,笼罩在心头的恐怖阴影就像渗入土壤和水井的剧毒,久久地影响着考夫波尔的人们。在事故发生的十九年后,惨剧并未停止,康帕尼用尽肮脏的手段想方设法避免承担责任。漫长的时间中,法庭甚至都更换了数不清的法官,正义不断被悬隔,人权一直被忽视、被否定,考夫波尔人已由绝望转为麻木地忍受。然而“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正如扎法尔所说,生活在深渊中的考夫波尔人一定会赢,因为他们拥有一样战无不胜的勇气,那就是一无所有。

2)分析人性的闪光点的体现

主人公“动物”是毒气泄漏事件的受害者之一。当他还在襁褓时,灾难就使他一夜之间成为孤儿,他自己也因为毒气的伤害而骨头畸形,无法挺直腰背,正常地行走,必须手脚并用地走路,因受到别人的嘲笑而落得“动物”的绰号。随着情节的发展,“动物”遇到了关爱他的尼莎,志愿者医生艾利,他也加入扎法尔领导的对抗康帕尼公司的民间正义组织,这一切让他感受到了爱情,友情与人性的温暖。

3)分析主人公对自身认知的变化

悲惨的遭遇使得“动物”自卑不敢去爱,不敢承认自己内心的人性,不敢与“人”划上等号。随着故事的发展,“动物”加入了专门对抗康帕尼公司的民间正义组织,遇到了尼莎、扎法尔等人。起初,“动物”的“不做人”心态使他对组织的活动冷眼旁观、漠不关心,然而在工作过程中,他逐渐爱上尼莎,同时也逐渐为情敌扎法尔博爱、勇敢、坚强的“圣雄”品质所折服。妈妈法朗西的母爱,志愿者医生艾利的友情,尼莎的关爱等情感温暖了“动物”,他的人性也在逐渐回归。

当初的这场灾难因彻底漠视生命和人权而发生,这让“动物”忘却自身的人性,逃避人性的温暖。然而人性无法改变,也更不能从身体移除。在深厚的人性温暖中,“动物”最终选择做一个真正的人,这是爱的力量,是人性的胜利,更是作者对人权的呼唤。作品中,康帕尼公司与印度政府勾结,为了利益,不顾当地受害者,逍遥法外拒绝承担责任,这正是对生命和人权的漠视。颇为讽刺的是,事故发生以后,还有相当数量的人过着都不能称之为“人”的生活,使人们对人性感到失望。而扎法尔领导的正义组织,自愿自费帮助受害者的美国医生艾利展现出了人性的温暖,又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上一篇:超越性别的爱恋-解读《奥兰多》中酷儿形象的异性恋_开题报告
下一篇:《向前一步》中女性主义话语对当代女性的影响_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TAG: 人们都叫我动物 人性湮灭 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