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理论视角下《京华烟云》译本的对比研究_开题报告
文档分类: 免费论文 编辑:英语论文网 上传时间:2019-03-23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比较、选型分析等)

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创作的一部英文长篇小说,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旨在向西方世界展示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受到海内外学者和译者的关注和研究。该书广泛流传的主要有两个译本,一是台湾出版的张振玉译本《京华烟云》,二是后来郁达夫之子郁飞的译本《瞬息京华》。关于两个译本的对比研究,有人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入手,有人从目的论角度出发,有人从接受美学角度探讨,也有人从语言和文化层面对两个译本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分析。

Moment in Peking作为一部中国作者以英语进行创作的小说,面对的是外国读者,林语堂在对中国文化阐释中的“特殊处理”是学者们重点研究的内容,对于这些“特殊处理”,不同的译者往往采取不同的语言组织策略,而这些不同的产生通常都受到诸多因素如社会背景、文化氛围等的影响。

而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正是强调了翻译是在社会文化范畴内进行的实践活动,作为操纵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翻译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意识形态对主题的选择、翻译方法的运用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诗学是一个社会文学标准的总和,对翻译中语言的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赞助人始终操纵着翻译活动的全过程,他们可以对译者提出各种要求,这些要求如果与翻译自身的规律和译者的愿望相符就会促进翻译活动,反之则会阻碍翻译活动的进行。

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较少,本文即主要运用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对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的两个中译本——张振宇的《京华烟云》和郁飞的《瞬息京华》——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分析意识形态、诗学及赞助人三因素如何影响了翻译活动,造成两译本不同的翻译风格和内容的差异,并尝试探求促使两译本成功的原因,以期对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

2、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课题任务:

1)仔细对比阅读两译本,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差异之处

2)研读勒菲弗尔改写理论的相关文献,结合该理论分析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因素对两译本不同翻译处理的影响

3)总结探讨两译本缺憾和成功之处

重点研究内容:

1.梳理具有代表性的差异之处并分析。

1)两个中译本均篇幅较长,无法将差异之处一一列举,故先从语料中梳理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比如说,对于本书开篇献词的翻译、章标题的翻译、部分对话翻译和某些带有强烈文化符号部分的翻译(如对于祭词的翻译等)。

2)从字面和文化层面分析两个译本进行的处理,是否比较准确地表达了原文本意,是否方便目的语读者的理解等。

2.分析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因素对两译本不同翻译处理的影响

1)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影响。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特定经济形态、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人们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观点等等。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自然受到其巨大影响。在意识形态的操控下,译者会增加、删除或者改动原语文本,使译本为自己的政治目的等服务。同时,不同的译者由于个人经历、教育程度、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一部翻译作品如果想要进入目的语的社会文化系统中,就必然会受到相应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标准的制约。

    就Moment in Peking而言,译者张振玉在翻译本书时,已在台湾生活26年,这期间台湾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关系,以及张振玉本人对于共产党、国民党及蒋介石的态度,对译文产生了时而明朗时而隐晦地影响,也因而造就了两译本上的一些不同处理,将在论文中具体分析。

2)诗学的差异和影响。诗学是关于诗作和诗歌及其技巧研究的理论,也是关于文学和艺术的理论。诗学的形成发生于某一特定时期,往往是对当时实践中某些类型的选择,同时又排斥另外一些类型。译者为了符合所处时期占统治地位的诗学,以达到使改写的作品被尽可能多的读者接受的目的,往往会对原作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

    译者张振玉在翻译本书时,大陆还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加之当时政府对台问题的敏感性,其译本并未得以在大陆传播,所以该译本目标受众多为台湾民众。自六十年代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在台湾开展,或多或少受当时风尚影响,张译本中显示出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译文多意译,更向传统文化靠拢,例如他放弃原作划分章节的方法,创造性地采用章回体体例来划分全书,并添加了上下联对句形式的回目,这使故事脉络更为清晰,方便查阅,并更容易让当时受复兴运动影响的读者接受。

3)赞助人的差异和影响。赞助人即促进或阻止文学阅读、写作或者改写的各种权力、人或机构,可以是个人势力也可以是出版社、阶级等等。翻译本身并不是一种孤立行为,而是与政治、社会、经济等因素密切相关。而赞助人时刻在操纵着翻译活动的全过程,他们的力量可通过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发挥作用。

1939年林语堂曾自纽约致信郁达夫委托其翻译Moment in Peking,而郁达夫未及完成林氏所托变不幸蒙难与苏门答腊岛。郁飞身为郁达夫之子,父债子还,得到了林氏后人的大量帮助,并且拥有林语堂先生的亲笔书信和注解,所以相较之下更忠实于原著,将在论文中具体分析。


上一篇:安德鲁•马维尔的爱情观在诗歌中的体现_开题报告
下一篇:爱丽丝•门罗《逃离》中女性角色的出逃与回归_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TAG: 京华烟云 改写理论 英语论文